当前位置: 首页 >师范类专业认证
师范类专业认证基本知识三
作者: 来源: 发布时间:2022-10-27 20:26:35 累计阅读:

​​​11.“产出导向”中的“三个三”指的是什么?

答:指三个产出、三个评价、三个支撑,三个三是认证标准各要素的内在逻辑,是认证的实操路径,具体如下

A.三个产出培养目标、毕业要求、课程目标(基于产出的理念设计人才培养不同环节的目标)

B.三个评价培养目标、毕业要求、课程目标(基于证据的思维证明不同环节的产出目标能够实现)

C.三个支撑课程实施、课程目标、毕业要求、培养目标(从三个评价到三个产出的证明逻辑路径)

12.师范类专业应怎样树立“产出导向”的人才培养观?

答:师范专业应该做好“六个对接”“反向设计”人才培养方案:

1)对接基础教育师资需求设计培养目标(2)对接教育教学岗位需求设计毕业要求(3)对接毕业要求设计课程体系与教学环节。

“正向施工”落实和评估培养效果:(4)对接课程目标“产出”应知应会(5)对接毕业要求“产出”学习成果(6)对接培养目标“产出”师范人才。

13.师范类专业如何做好“持续改进”?

答:确立持续改进的质量观,做好三个跟踪”、推进“三个转变”。

“三个跟踪”是:

1)跟踪基础教育改革新发展,更新培养目标

2)跟踪教育教学岗位新需求,更新毕业要求

3)跟踪知识能力素养新规格,更新课程与教学。

“三个转变”是:

1)推进从专业自足(学校/教师/学生)向需求导向(政府/基教学生/学校/教师)转变。

2)推进教中心(教了/重知识传授)向学生中心(学了/重能力养成)转变。(3)推进内部监控(自我循环)向内外评价(反向设计/正向施工)转变。

14.师范类专业认证关注的“三个机制”健全是什么?

答:第一个机制质量监控机制(课程教学/教育实践/学习成果);第二个机制达成度评价机制(课程目标/毕业要求/培养目标);第三个机制持续改进机制(基于评价结果的改进)。

15.师范类专业认证对专业培养目标的设定提出了哪些要求?       

答:培养目标的内容包括服务面向、服务定位和人才规格等内容。要对师范生毕业5年左右的具体能力和表现有清晰的表述,反映师范生毕业后5年左右在社会和专业领域的发展预期,体现专业特色和优势,并能够为师范生、教师、教学管理人员及其他利益相关方所理解和认同。并要求定期对培养目标的合理性进行评价,并能根据评价结果对培养目标进行必要修订。评价和修订过程应有利益相关方参与。